首页

飞鱼女s联系方式

时间:2025-05-26 03:13:55 作者: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在京开幕 探讨AI赋能新场景 浏览量:70097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24日在北京开幕,将持续至29日。本届活动以“应用导向与要素协同”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

图为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主办方供图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表示,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作为连续十一年举办的教育科技行业品牌活动,始终立足场景应用,服务行业发展。本届创新周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实践应用,期待与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互动、协同创新,为教育数智化转型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落地方案和创新服务。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马成芳表示,海淀区将以《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牵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AI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应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区域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积极探索打造教育创新发展的“海淀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海淀力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丽表示,智能时代的教育科技发展应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加强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协同创新,以教育供给侧改革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满足民众对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的规范同频共振,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数字教育中心运行保障部主任、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专班负责人吕航表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双向赋能,以素养为先、育人为本,构建产学研多元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产品与教学场景之间的双向促进和成果输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教育”的崭新未来。

  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十一年。本届创新周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工作坊、教育创新应用体验展等,旨在提供智慧共享、促进交流、协同合作的行业专业平台,链接技术成果与教育需求,持续输出可落地的创新模式方法与行业典型示范经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月满中秋节·相约非遗馆”以非遗技艺引领观众欢度非遗佳节

产学研协同振兴乡村

有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南方国家无法取得与西方国家同等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国家似乎正在努力挑战这一观念,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新原则的框架内追求快速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是建立一套创新的、最先进的数字支付系统,以改善经济合作,加强全球贸易。

身体健康“晴雨表” 舌头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病了

哈马斯高级官员胡萨姆·巴德兰15日晚间在社交媒体上说,以色列在加沙持续行动阻碍了停火进程。他表示,谈判必须朝着执行先前达成的协议框架这一方向发展。

10余位洋网红走进“江南宋城”赣州 领略古城深厚历史文化

定西气候凉爽、雨热同季、土壤疏松透气、昼夜温差大,得益于这种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马铃薯金黄鲜亮、瓷实饱满、口感醇香、耐运耐藏,干物质含量高,富含钾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从普通农家简单的煮、烧、炒、蒸,到高端餐厅精细化烹饪,均能制作出“舌尖上的美味”。

时政Vlog丨欢迎南太平洋的新朋友瑙鲁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主办,自9月启动以来共吸引376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严格筛选,46项优秀成果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